《“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法译丛》在北京首发

image.png

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与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耗时8年翻译而成的《“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法译丛》(以下简称《译丛》)在北京首发。

首发式现场

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译丛》应运而生。该套丛书译介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希腊、巴基斯坦、匈牙利、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色列、捷克、罗马尼亚、斯里兰卡等10个国家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等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各国相关法律制度最新文本,对此前的译文进行了全方位的修订与表述优化,补充了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并以译序的形式对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了整体的勾勒与介绍。

首发仪式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司长张鹏表示,熟悉了解域外国家、地区的法律制度及实践操作是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支撑保障。《译丛》不仅具有重要的法律研究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实践意义,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学者、相关从业者理解和掌握共建国家知识产权法理制度以及使用规则,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致辞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在致辞中也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基石,是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译丛》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导航仪,该书深入讨论各国知识产权涉及的技术壁垒、创新法则、法理智慧等,构建起跨越欧亚的法治对话桥梁。未来,《译丛》将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有力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知识产权合作与发展,为全球创新生态的繁荣、国际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完善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与实践动能。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