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法律!重庆高校打造无障碍法治教育新篇章

image.png

5月16日,一场由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线上开展。活动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关心爱护未成年人”为核心主题,吸引了全国多地67家特殊学校及340家普通中小学校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近10万人的广泛参与。

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不仅跨越了地域限制,更打破了沟通障碍,展现了法律与手语结合的独特魅力。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伟指出,此次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全过程进行手语翻译,听障学生和健听学生同聚一堂共同学习法律手语和法律知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用一双会说话的手,传递法律的温暖,让公共法律服务向更多特殊群体延伸;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残健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共同营造更美好的无障碍环境。

活动涵盖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与未成年人尤其是残障青少年权益保护两大核心内容。活动中,西南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本科生丁国伟、陈雨嘉以手语形式生动讲授法律词汇,不仅展示了手语的艺术性,更传递了法律知识的严谨性。

随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莎姐”检察官张维、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闫帅锋以及张伟分别从校园霸凌防治、《民法典》解读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为未成年人尤其是残障青少年提供了坚实的法律盾牌。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翻团队、重庆师范大学译心手语翻译团队以及复旦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广州音书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的同步手语翻译、无障碍技术和语音转字幕技术,共同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无障碍传递。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听障人士能够平等参与,也体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

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小学校六年级4班的周星妙同学表示,通过学习手语,她更加理解了无障碍沟通的重要性,未来将以更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而丁国伟、陈雨嘉等参与手语教学的同学则表示,能够运用自己的法学专业知识帮助更多人,感到无比自豪,并承诺将继续为推广法律手语贡献力量。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法律+手语”的创新形式,不仅兼顾了特殊群体的需求,增进了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也动员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扶残助残事业,强化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融合法律知识宣讲与助残服务,点亮更多善意的火种,营造全社会关爱、包容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记者 秦思思 通讯员 王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