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及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行政法学院)

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行政法学院)

  西政网讯 1月15日上午,行政法学院喻少如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及作用发挥问题研究”开题论证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勤业楼第一会议室顺利召开。来自重庆市司法局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郭严祥、中共重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处副处长王俊、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唐力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周尚君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龙大轩教授、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谭宗泽教授、课题首席专家喻少如教授、子课题负责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陈伟教授等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 

  开题报告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周尚君主持,唐力副校长首先代表西南政法大学表达了学校对该项目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指出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发展需求,学校将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坚强的保障。随后,郭严祥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喻少如教授的课题研究对司法行政中的基础性问题和方向性把握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理清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定位,进而使司法行政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最后,重庆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王俊副处长在讲话中指出,课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助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时要结合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解决好实务中的现实问题。

  第二阶段由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谭宗泽主持,首席专家喻少如教授作开题报告。司法行政研究应该从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中去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课题研究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中央政法委、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等领导的讲话为指导,全面研究依法治国背景下司法行政的定位,影响司法职能作用发挥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的障碍因素及其破解的路径。

  专家组对开题报告提出了诸多建议,并与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张永和教授认为,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认清司法和行政的关系,推而广之,还能推动司法行政学的发展。郭严祥主任提出,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梳理好“一个统筹”的具体内容,解决实践中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遇到的问题。王俊副处长认为,课题研究除了从理论方向上阐释司法行政的职能定位和作用发挥,还需要聚焦问题,使其更有实践的指导意义。梅传强教授提出,研究的新定位关键是如何“”,重点可以在国家职能分配里面,司法行政和公检法权力如何来平衡协调中来思考,第二要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马登科教授指出,将原来的法制办划归到司法行政机关以后,还有一个行政权的存在,要揭示它的作用。二是监察体制改革下,监察权与行政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的关系,在司法行政研究中不可回避,也必须要重点研究。龙大轩教授提出,研究要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一定要融入天理与人情的关系,如果机械地适用法律,肯定容易出现问题。张震教授建议,我们的重点是司法行政的具体实践,关系着司法行政的作用发挥,可以从职能、效能去研究突破。王学辉教授提出,一个是职能定位,职责与功能,司法行政的角色定位究竟是什么,一个统筹、四个职能怎么才能运行得更好,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二是具体的统筹领导,究竟该怎么统筹,怎么领导,这也是一个创新点。三是可以采用分类研究方法对司法行政的职能进行梳理。谭宗泽教授提出建议并总结,第一是要从制度层面上来研究新时代司法行政的职能定位;第二是机制层面的问题,要站在国家权力关系场域进行权力和职能定位的描述,并展开突破。第三是人的层面问题,发挥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在本次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热烈,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度的思想碰撞,不同视角相互支持、相互启发,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