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第十一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圆满落幕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辅导员,同学们私下都在议论我怎么解决?”“辅导员,宿舍关系应该怎么处理?”“辅导员,我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在刚刚结束的西南政法大学第十一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54名辅导员冷静分析、沉着应对,以案例为鉴,分享工作经验,讲述育人故事,传递价值认同,一起来看他们的赛场精彩表现。

视频封面_副本.jpg

比赛视频封面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力提升我校辅导员理论水平、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党委学生工作部、辅导员教研中心联合举办了西南政法大学第十一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尔贵为大赛致辞。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宣教处处长李林齐,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胡小强,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赵毅,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孙建冬,重庆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卢嘉,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樊玮担任比赛评委。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园区党工委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到场观摩了比赛。

比赛海报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西南政法大学第十一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为基础理论测试,各学院共推荐54名辅导员参加。经过测试,最终有8名辅导员入围决赛。

比赛现场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决赛分为案例研讨和谈心谈话两个环节。案例研讨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运用、问题分析、风险研判和制定措施的能力。谈心谈话环节以现场模拟的方式考察辅导员对学生特征、成长规律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学生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胡尔贵副校长致辞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赛前,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尔贵为大赛致辞。他强调,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学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对锻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具有深远意义。本次大赛聚焦“理论学习、案例研讨、谈心谈话”三大核心能力,既是对辅导员育人本领的全面检验,更是以实战锤炼队伍、以协作凝聚力量的创新实践。

案例研讨环节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谈心谈话环节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决赛现场,各位选手表现精彩,紧紧围绕辅导员工作“九大职责”、深入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面对难题能够沉着应战,克服困难,展现了西政学工队伍过硬作风、奋斗风采和良好形象!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赵毅作点评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大赛评委、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赵毅在点评环节中对参赛辅导员的表现表示高度认可,并立足辅导员核心素养,从选手的解决问题能力、谈心谈话技巧等方面做了专业指导,既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可操作的技巧提升路径,也为全体辅导员开展工作注入新思路。

合影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共评选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

一等奖  经济法学院辅导员 王萌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二等奖  法学院辅导员 辛大可、经济学院辅导员 费迷、人工智能法学院辅导员 张爱雪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三等奖  行政法学院辅导员 雷千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 谢嗣兰、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 胡瑶、商学院辅导员 杨沛琳  (图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经济法学院辅导员 王萌

感谢学校提供的成长平台,感谢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与信任,感谢学生们的真诚陪伴!

本次大赛聚焦辅导员理论素养和工作技能,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我加深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思考提升思政引领力的有效路径,在与优秀同仁的切磋中,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价值和育人意义。

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激励我以“赶考”之心深耕思政沃土,用真心贴近学生心灵,用智慧创新育人方法,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有温度、有深度的引路人。

法学院辅导员 辛大可

能有机会参加本次大赛,我倍感荣幸。此次比赛让我们夯实了理论知识根基,提升了对思政育人的规律性认识,锤炼了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特别感谢学工部和辅导员教研中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开放交流的优质学习平台,训练营中各位领导的谆谆教诲、前辈的倾囊相授,谈心谈话沙龙中的深刻剖析,备赛阶段队友间的切磋探讨与火花碰撞,让我们较快地明晰了比赛的方法规律。此次比赛既是终点,更是起点,未来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勤于学习,深入思考,总结规律,攻坚克难,实现备赛训练与日常工作的相互融合与有机统一。

商学院辅导员 杨沛琳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一场知识与技能的较量,也是一次思考工作方法的绝佳机会,更是一次深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此次参赛,对我而言是辅导员职业生涯的一次宝贵成长经历,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短板,更让我感受到了辅导员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挺膺担当,奋楫笃行,秉持育人初心,提升育人本领,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努力实现个人能力提升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双向奔赴。

民商法学院辅导员 冯可

能参加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也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在赛前培训和准备笔试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学到了新的工作技巧和思路,也督促自己再次审视日常工作,思考如何更好地把学生成长和自我成长结合起来。

通过比赛,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也更坚定了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今后努力做学生真正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刑事侦查学院辅导员 马月

作为一名辅导员,参加此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不仅是对我个人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对新时代辅导员工作要求的深刻领悟。辅导员工作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特别是在当前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辅导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时政洞察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未来我将立足岗位深化理论研习,创新实践方法,让思政教育既有时代高度,又具人文温度,助力青年在强国建设中绽放青春光彩。

外语学院辅导员 刘欣蒙

作为一名学工战线的新兵,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让我获益匪浅,理论笔试中对政策文件的深耕细研,案例研讨与谈心谈话环节的思维激荡,都将我的经验盲区投射得纤毫毕现,更照见了专业成长的进阶路径。更珍贵的是观摩同仁处理问题时的豁然开朗:那些被学生需要的瞬间、化解危机的巧思,都在提醒我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价值——以心育心,以行践行。赛场既是专业能力的坐标系,更是育人初心的试金石,未来我定当以更扎实的脚步丈量育人征程。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辅导员的“竞技场”,更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测试剂”。本次大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西政辅导员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全体西政辅导员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推进西政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