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西政新专业+2!

专业封面图.png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司法鉴定学”与“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成功获批。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校专业建设的新突破,更彰显了西南政法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需求的使命担当。

司法鉴定学

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自建校以来始终以法学教育为核心,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精神,在法学领域深耕不辍,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刑事侦查学院作为学校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成就卓著。

刑事侦查学院的公安类专业教育肇始于1956年,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于1979年创建我国首个侦查学本科专业,开创了该领域高等教育的先河。1986年是学院发展的重要节点:既率先开设司法鉴定专门化班,系统培养专业鉴定人才,又经司法部批准成立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学院于1998年增设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学院已形成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独特学科优势,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累计为公检法司等部门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对加快培养新时代司法鉴定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西南政法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我校法学学科全国领先的优势,整合刑事科学技术等特色资源,全力构建以“法律+技术”双核驱动的司法鉴定学科体系。

我校司法鉴定学专业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依托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国家级鉴定机构、证据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司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优质资源,构建起“教学—科研—实战”三维贯通的培养机制。在教学模式上,强调“证据思维培养+案例实战训练”,将国家级鉴定中心数万件真实案件资源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模拟勘验、技术研判、法庭质证等全流程实训环节,全面强化学生“法律逻辑”与“科学证据”双维度能力。这种独特的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在掌握扎实法律知识的同时,具备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基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毕业生兼具法律职业素养与科学证据专长,既能在公检法司及律师等法律岗位施展专业才能,又能在司法鉴定机构发挥技术专长,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司法鉴定学专业的获批,是深化新文科建设、推动法学与科技交叉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更多“明法理、精技术、善实战”的法治科技领军者,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新闻与传播

新闻传播学院前身为西南政法大学基础部。1994年7月,学校设置新闻学专业,这是全国政法类院校开设的第一个新闻学专业。1995年4月,西南政法大学成立新闻学系;2003年6月,成立新闻传播学院。2003年学院获批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学院对外更名为“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年,学院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全国政法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也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从2019至2021年,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三个专业分别成为国家级首批(2019年度)、第二批(2020年度)、第三批(2021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评2021年度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新闻传播学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档。

新闻传播学院秉承“中国立场、全球视野、法律正义、社会责任”的办学理念,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办学宗旨。此前,学院在本科阶段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一个国际新闻与传播校级拔尖班和一个国际新闻与传播校级实验班。在研究生阶段,设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设有“国际传播人才”试点班。此次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获批后,学院拥有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阶段完整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学院可以多层次、分类培养国际传播人才。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获批,是深化新文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校将立足于服务重庆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建设,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研究的能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做出贡献。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布局学科建设,打造西政特色人才培养品牌。西政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