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苑论道,群彦云集 | 立格法律经济学联盟2025学术年会会议圆满落幕

image.png

西政网讯  夏初渝州,生机盎然;西政经院,高朋满座。6月28日,由立格法律经济学联盟主办,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立格法律经济学联盟2025学术年会”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论坛汇聚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立格法律经济学联盟单位成员等20余所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嘉宾围绕数字经济法治、司法制度创新以及法律经济学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开幕式由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刚教授主持。

image.png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刚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他指出,法与经济之间,从来都是一组紧密交融、相互影响的内生统一关系。健全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能够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陈刚院长强调,为了加强法与经济交叉问题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法学和经济学的沟通、交流与对话,本次学术年会将围绕“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前沿学术研究,共话法律经济学研究未来。随后,陈刚院长介绍了出席本次学术年会的领导和嘉宾。

image.png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黄坚平致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黄坚平书记指出,西南政法大学始终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精神,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西南政法大学历来有法经济学研究的传统和特色。近年来,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也逐渐形成了经济学与法学交叉融合的特色。

黄坚平书记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是应对国际复杂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本次论坛聚焦“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主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他期待通过本次学术交流,能够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助力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

[第一阶段主旨报告]

image.png

第一阶段的主旨报告由《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编审李春明主持。

image.png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吴一平教授围绕“医疗监管腐败与居民医疗成本负担”作专题报告。区别于以往聚焦于医疗机构腐败的研究,他将研究重心放在医疗监管腐败如何影响个体医疗费用支出。研究揭示了当一个省份的卫健委重要官员存在腐败行为时,本地区居民看病时花费相对较多,尤其是在个人自费支出方面。同时,为了应对医疗监管腐败环境,个人会选择减少看病次数,进而防止生活满意度的下降。吴一平教授的研究为理解医疗腐败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保障医疗领域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价值。

image.png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戴治勇教授在“刑罚的最优分段规制”主旨演讲中,从经济学视角深入分析了刑罚的最优分段。他的研究发现,轻罪已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对象。如果这只是犯罪结构的变化,对每一种类型的犯罪的分段并没有影响。然而,如果轻罪化不仅意味着犯罪结构的变化,而且对于每一种类型的犯罪,轻罪的比例也提高,这意味着最佳分段点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在刑法未做出改变之前,量刑指导意见应该对于轻罪案件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段,管制、拘役和徒刑的适用条件需要得到更加详细的司法解释。这一研究发现为当前的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观点。

image.png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王贤彬教授围绕“政府引导基金的政治周期”发表主旨演讲。他从政治属性视角切入,探讨了政治周期对政府引导基金的影响。王贤彬教授指出,政府引导基金存在明显的政治周期效应。这主要是由于新领导官员倾向于创建新基金而非维持现有基金。同时,领导官员更替导致原有投资网络瓦解,投资者更替率上升。最终导致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的企业在领导官员更替后创新产出下降。这对未来我国政府引导基金治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第二阶段主旨报告]

image.png

第二阶段的主旨报告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伊犁师范大学霍尔果斯商学院院长(援疆)熊金武教授主持。

image.png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万江教授在“基于管制的采光纠纷司法”主旨报告中,生动讲述了法院进行裁决采光纠纷背后的行为逻辑。基于详实的逻辑推演与实证检验,万江教授的研究发现,中国法院确实会从交易成本、效率等角度选择保护规则。同时,在界权时,会更可能认定侵扰了相邻关系。在保护规则适用方面,明显偏向于责任规则而非财产规则。万江教授的研究有助于优化采光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平衡各方利益,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image.png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徐建卫副教授以“新公司法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定位”为主题,探讨了在“两会一层”时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将面临的变化与挑战。徐建卫副教授强调要想使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行之有效,涤除原来监事会监督模式弊端,就必须使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享有对董事会一般决议事项的投票权。如果决定选择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就必须在章程中设计完善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现有的监事会制度。徐建卫副教授的研究为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内部监督效能提供了重要思路。

image.png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刚教授以“户籍改革增进公共安全”为主旨发表演讲。陈刚教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海量裁判文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更高的城市落户门槛显著提高了犯罪率,且这一负面影响在大城市中更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落户门槛影响了盗窃类侵财犯罪。据此,陈刚教授认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可为中国经济创造可观的“安全红利”。陈刚教授的这一发现对于新发展阶段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颁奖仪式]

主旨报告结束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汪毅霖教授主持了颁奖仪式。通过会议学术委员会评审,本次会议共有八篇论文获得会议优秀论文奖。汪毅霖教授公布了本次会议获奖作者名单,甘肃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杜永奎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小勇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灏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主任王任教授代表立格法律经济学联盟单位为优秀论文颁奖,并对各位获奖作者表示祝贺!

image.png 

image.png

[分论坛报告]

下午的分论坛分为三个主题,每个分论坛由6位作者分别汇报论文,6位专家进行点评。第一分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路瑶副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数字经济法治与数据治理”展开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宋子寅、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冯世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罗婷尹、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徐文彬、天津商业大学张文、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张啸寒围绕该主题分别作了报告,6位专家对以上报告做了精彩点评。

image.png

第二分论坛由《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孔令奇编辑主持,与会学者围绕“司法制度创新与刑事法治前沿”展开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王梓浛、湖南大学法学院曹津瑞、西北政法大学侯润泽、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宁彤、广西大学法学院梁峰、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孟庆超围绕该主题分别作了报告,6位专家对以上报告做了精彩点评。

image.png

第三分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汪毅霖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法律经济学与法治营商环境”展开讨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罗淑涵、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李成宇、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封佳美、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徐文彬、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欧东杰围绕该主题分别作了报告,5位专家对以上报告做了精彩点评。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