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大先生丨朱驭欧教授:潜研学问忧家国,亦开风气亦为师

朱.jpg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 歌乐年华,钟灵毓秀。70余载栉风沐雨,一代代西政之师,处江湖之远,得学问之先,穷学术之浩瀚,育时代之英才。一代代西政之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为“国之大者”挺膺担当,奠定了西政在中国法学教育科研领域的根基;一代代西政之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30余万人,书写了中国法学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汇聚成一部与法治中国同向同行的西政史,可称之为“西政大先生”。

本期让我们走进我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西南革大政法系奠基人、我校政治学学科开创人朱驭欧,感悟他的学术经历和爱国之道。

63380555cc86269e5f682b66340ec2bf.png

朱驭欧,我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西南革大政法系奠基人、我校政治学学科开创人。

朱驭欧(1904-1982),字沛西,幼名启龄,湖南零陵人,我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西南革大政法系奠基人、我校政治学学科开创人。

朱驭欧1922年考入清华学校,1936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劳动经济学双博士学位。1936年,朱驭欧博士归国入职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7年因抗战爆发转赴云南大学政治经济系任教,1948年前往四川大学任教。1952年,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朱驭欧教授带领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政治学系师生并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组建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1982年,朱驭欧教授病逝于重庆。

朱驭欧教授的学术方向主要是行政学和政治制度,也针对国内形势发表了系列评论。在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后,朱驭欧教授是西南政法学院政法系的重要创建者之一,为政法系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为中国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负笈清华 学成海外

朱驭欧教授1904年1月19日出生于湖南零陵县(今属永州市)桐子坪朱家村一中医家庭。年少时的朱驭欧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22年在省立第六联合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班,成为清华学校当年在湖南省录取的三名学生之一。1929年6月,他从清华学校毕业,被公费选送美国留学,入读威斯康星大学,193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193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36年又获政治学、劳动经济学双博士学位。

acd34424d2bcaf58184406c7638e162f.png83d8c2c0b8afc3451fc5aa1d5e8a1627.png

1936年获得博士学位时的朱驭欧及新婚妻子吴文嘉

潜研学问 鲠言时政

1936年朱驭欧博士学成归国,入职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朱驭欧应熊庆来邀请转赴云南大学任教,1942-1948年任政治系主任。尽管时局纷乱、辗转多地,朱驭欧仍然坚持潜研学问。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主研美国政治制度,回国后向国人介绍美国政治制度,并开设政治学、行政学课程,培养政治学、行政学人才。朱驭欧教授学术研究的核心关切在于行政工作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提出系统的改革思想:一、改革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二、整顿吏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三、改革财务机制,节支增效;四、加强行政技术指导,推进专家行政。朱驭欧教授持论公允,时至今日,仍有启发。朱驭欧还关注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主张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公共卫生行政问题,尽可能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促进城市公共卫生的发展。

faf499e2b529004918d686e1b7f42c34.png

云南大学政治系欢送1941届毕业生合照(前排左三为朱驭欧)

纷乱的时局不允许朱驭欧教授“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他展现和发挥所学专长,撰写时评文章,谠言时局,为国家和民族危亡,慨然发声。

爱国情怀 进步立场

朱驭欧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早在清华读书期间,他就发表了《如何能使中国人不为英日人服务?》《日本侵略满蒙史述略及所订一切不平等条约》等文章,揭露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朱驭欧虽青年时就负笈海外,但多年的海外求学经历丝毫不改其爱国情怀,在威斯康星大学留学期间,朱驭欧多次在当地报纸撰文,对美国公众发表演讲,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引发当地舆论界的关注。学成后立志归国报效祖国,归国不久,日本就全面侵华,朱驭欧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提笔作文,痛陈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随着时局益发严峻,朱驭欧教授携家人辗转来到西南边陲的云南昆明,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始终关心时局。

6fac73fe9239d26c21a34feffad92bb9.png

朱驭欧1949年填写的民盟盟员登记表

“德先生”“赛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题,适逢时局纷乱,云南昆明作为战时的大后方云集了大量的大学生和文化名流。受他们影响,昆明一时成为了全国著名的自由堡垒。在中共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朱驭欧逐渐从对国民党统治的失望中走出来,积极追求民主进步,与闻一多、李公朴、费孝通、楚图南、潘光旦等人一道参加民主运动,并于1946年经潘大逵等介绍加入民盟。他在抗战时期积极撰文为爱国抗战鼓与呼,抗战结束后深刻批判国民党政府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的行为,从事爱国民主活动,支持学生们的爱国和进步行为。因其进步立场,朱驭欧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恐吓和挤压,被勒令辞职,辗转前往四川大学任教。

载浮载沉 初心不改

无论在云南大学,还是在四川大学任教期间,朱驭欧始终坚持进步立场,积极从事民主活动,在任职四川大学政治系主任期间,还领导政治系师生举行罢课、罢教的活动。当人民解放军进军川滇之际,朱驭欧团结师生,保护校产,热情地迎接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朱驭欧以大局为重,服从院系调整安排,带领四川大学法律系、政治学系全体师生迁往重庆,并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组建西南革大政法系,为西南政法学院的校园建设和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53年西南政法学院成立后,朱驭欧担任政法系教授,兼任国家与法教研室主任、图书馆主任。1954年8月到1955年暑期,朱驭欧被选派至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回校后开设并讲授《国家与法通史》。朱驭欧的教学、研究以及行政工作为西南政法学院的学校建设和政治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35bc915a6a0c08fa27bf8e7be8e3a4d6.png

西南政法学院任教时期的朱驭欧与家人合影

在1957年的全国“反右”运动中,朱驭欧被划为右派,遭受不公平待遇,被迫告别讲台。但即使身处逆境,不能充分发挥其所学所长,他仍然不改初心,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朱驭欧利用其英语语言能力,为年轻教师补习英语,集中精力翻译外文学术资料,编纂《英汉法律词典》。在编纂过程中,由于没有现成的法律词典可以参考,朱驭欧就从英、法、德、俄等国法律著作入手,广泛阅读,摘抄资料,积累编译词典所需资料。令人颇为遗憾的是,即使朱驭欧争分夺秒地编纂《英汉法律词典》,但身体健康状况最终使他未能在去世之前完成该项工作。在朱驭欧的托付下,其学生夏登峻召集相关法律专家,对朱驭欧的书稿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最终编成了《英汉法律词典》,并于1986年付梓出版。该词典出版后,《人民日报》将其誉为“中国第一部英汉法律词典”,有力推动了新中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法律实务工作的进步。

朱驭欧教授晚年生病期间,仍念念不忘和积极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并作诗言志:

半生耽误堪叹息,

犹效春蚕吐尽丝;

奈何病魔缠身紧,

壮志未酬力已弛。

朱驭欧教授于1982年1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朱驭欧生前好友金岳霖、周培沅、楚图南、钱端升、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杨石先、谢文炳、熊锡元、熊正伦、吴兆苏等人发来唁电。1月20日在重庆石桥铺殡葬馆举行了追悼会,时任西南政法学院院长胡光致悼词,众多生前好友参加了追悼会。

026dfe38b2a4813dcec6b5a6bfac3b60.jpg

西南政法学院校报刊登悼念朱驭欧教授的文章

朱驭欧少时聪颖又勤学,后蟾宫折桂入读清华,更兼负笈海外,卓然学成。以朱驭欧教授之才情与履历,如若不是时局纷乱,当有更斐然的学术成就。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史和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学科史上,朱驭欧教授的开创之功永不能磨灭,实乃有大学问、大贡献的西政大先生。


参考资料:

1.《抗战时期云大政治学教授文集(朱驭欧卷)》,东方出版社2023年版。

2.《西南政法大学校史》,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研室李修科博士供稿)


2b76c8a503a58053cdc2f4b857c3a2f9.jpg

 作者简介  李修科

 李修科,湖北恩施人,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政治学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国家理论、民主政治、民族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