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西政代表队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佳绩

林维校长与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合影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2025年6月10日至13日,第十七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竞赛(Frankfurt Investment Arbitration Moot Court, FIAMC)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荷兰、英国、印度、新加坡、中国等高校代表队参赛。经过两天循环赛的角逐,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最终取得全球16强的佳绩。据悉,仅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与西南政法大学三所高校代表中国亮相国际舞台,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同台竞技,其中清华大学位列8强,复旦大学和我校跻身全球16强。

赛事介绍

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竞赛(FIAMC)是国际投资仲裁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赛事,该比赛以投资仲裁为主题,以国际条约和判例为依据,聚焦国际投资条约与国际仲裁实践,使用英语进行庭辩。该比赛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7届,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贸仲”)等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环球仲裁评论(GAR)等知名国际仲裁媒体为该赛事常年支持机构。

第十七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贸仲中国(内地)赛区比赛在四川大学举行,由贸仲主办、贸仲香港仲裁中心承办。赛事规模和仲裁员国际化程度均有突破,吸引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等37所全国知名高校赛队注册参加,由80余名中外法学专家担任仲裁员。在中国(内地)赛区预选赛中,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荣获全国季军,以循环赛总分第1名的成绩晋级国际赛。

在第十七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竞赛中,新加坡管理大学获得冠军,印度焦特布尔国家法律大学获得亚军,英博夏尔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并列季军,维也纳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跻身8强。

赛队成员

本次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由国际法学院殷维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张雅萱(2021级国际法学院本科生)担任学生教练,庭辩队员包括姜毅(2024级国际法学院研究生)、王艺潼(2023级国际法学院本科生)、万少鹏(2023级经济法学院本科生)、孙雅韵(2021级法学院本科生)。由国际法学院李柯老师带队参赛。此外,2024届国际法学院毕业生、上届队员黄子涵也为本次比赛备赛提供了帮助。

比赛过程

面对赛事复杂案例及跨国参赛的重重考验,队员们不畏艰苦,迎难而上,在赛前进行了数月的高强度备战。他们深入地钻研国际投资法律规则,细致地梳理大量相关案例,字斟句酌地撰写每一份书状,并通过反复进行模拟庭辩训练不断打磨实战能力,以万全之姿迎接赛场较量,让每一分努力都化作赛场上破局的底气。

在循环赛阶段,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依次对阵来自英国、荷兰和以色列的高校队伍,凭借扎实的法律分析、清晰的论证和有效的庭辩表现,最终取得全球16强的成绩,这是西南政法大学在国际顶尖赛事中的又一次突破。

在此次比赛中,代表队成员们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强劲对手,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西政法学学子的独特风采,绽放出西政法学教育的璀璨光芒,彰显了西政的人才培养实力和国际化办学风貌。

赛事期间的学习与交流

除正式比赛外,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积极参与了赛事主办方组织的学术活动。队员们参加了由英国伦敦国际仲裁院(LCIA)、斯德哥尔摩国际仲裁院(SCC)等机构专家主讲的讲座,深入了解国际投资仲裁领域的前沿议题和实践经验。

赛事期间,代表队成员还访问了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Herbert Smith Freehills)等数家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在这些访问中,队员们与律所从事国际仲裁和争议解决业务的律师展开了深入交流,了解国际法律实务工作环境与职业发展路径。

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成员还参加了由维也纳国际仲裁中心(VIAC)以及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Baker McKenzie)等机构举办的学生交流活动,与来自美国、法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的法学院学生就学习、竞赛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西南政法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支持与资助学生参加国内与国际重要赛事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效。国际法学院建立了系统化全英文模拟法庭竞赛支持机制,包括提供专项资金保障、组建专业教师指导团队、组织校内选拔与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指导等,积极接轨国际法律实践前沿,旨在提升学生运用国际法律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