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政,这场国际会议聚焦比较法视野下的量刑改革

研讨会现场

西政网讯  (记者 程依)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量刑研究中心、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西南政法大学“跨法系刑事法比较研究”论坛在西南政法大学勤业楼第二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科隆大学、奥格斯堡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牛津大学、北海道大学、首尔大学和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境内外知名高校,及韩国量刑委员会、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多名学者与实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量刑改革的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尔贵,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约翰内斯·卡斯帕教授以及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张杰军律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吉喜教授主持。

胡尔贵副校长代表西南政法大学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量刑作为连接定罪与刑罚执行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司法公正与被告人权利保障。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旨在增强量刑的透明度与可预期性。本次研讨会以“比较法视野下的量刑改革”为主题,所设的六大单元全面涵盖了当前量刑领域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国际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约翰内斯·卡斯帕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涵盖的主题丰富,且兼具前沿性与实践性,其中如量刑指导意见、AI发展对量刑的影响等,恰是德国立法机关较少触及或不愿讨论的领域。他同时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各国同仁深入交流、凝聚新共识、取得新进展,进而推动比较法相关研究深化与德国量刑制度发展。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张杰军律师在致辞中表示,从法律实务角度来看,中外比较法研究对我国量刑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进一步规范量刑活动、实现量刑公正,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期待以本次会议为桥梁,借鉴其他国家在量刑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结合我国国情与司法实际,探索出契合我国法治建设需求的量刑改革路径。

研讨会分“量刑基本问题”“量刑趋势”“量刑情节”“量刑与人工智能”“量刑与合意式诉讼制度”“量刑指南”六个单元具体展开,中外的专家学者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

与会专家就各国的量刑制度、量刑基准、刑法法制与量刑改革、人工智能与量刑、量刑与认罪协商制度、中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等议题展开了交流,并结合本国实际与自身的研究情况作了细致解答,深化了中外各国在比较法视野下量刑改革的相关议题研讨。

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约翰内斯·卡斯帕教授和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丁胜明教授作总结发言。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委员孙晓明律师主持闭幕式。

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约翰内斯·卡斯帕教授和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丁胜明教授作总结发言。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委员孙晓明律师主持闭幕式。

丁胜明教授指出,本次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各国学者建立友谊的纽带。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学术+友谊”的平台,既是打破司法理念隔阂的重要力量,也是全球法治协同发展的客观需求。最后,丁胜明教授再次向所有接受邀请、积极参与论坛的同仁致以诚挚感谢,也热忱欢迎各位同仁继续参与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共同为跨法系量刑研究与实践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参会嘉宾涵盖中国、德国、英国、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覆盖不同法系与地域。通过与会人员的充分交流,各方系统了解了不同国家在量刑立法理念、实践规则上的差异,这有效打破了地域与法系的壁垒,增进了各国司法与学术同仁间的相互理解,为后续跨法系对话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