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启智,文明共鉴:西政举办中外青年系列交流活动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三场茶席三大洲,中外青年齐聚一堂,于沏茶中激荡哲思,于品茶中畅谈人生,于茶香中交融文化。

2025年5月至6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国际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商学院等单位,成功举办“知行世界·中外青年说”中外青年系列交流活动。来自法国、美国及欧洲多国的青年学子与中国学子齐聚山城,围绕城市发展、海外利益保护、商业实践等时代议题、商业伦理、展开深度对话,在思想碰撞与文化交融中共绘全球治理新图景。

第一席 柠檬茶洇开中法叙事

5月13日,以“知行世界·巴黎与重庆的多元对话”为主题的首场活动在我校敬业楼举行,中法同学人手一杯柠檬茶,啜饮着文明对话的初酸与回甘。

在本次交流中,湖北黄石的工业转型与马赛旧港的文旅治理形成奇妙呼应。西政学子高睿麟(Auguste)分享出的湖北黄石面临的矿冶文明挑战,与法方青年Ambre所述的马赛治理难题如出一辙,均揭示出传统工业城市在面临时代性转型时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深度探讨中,西政学子的邱文博(Frank)以自己的家乡景德镇为例,提出优化交通网络方案以舒畅城市管理的城市治理方案,而巴黎的Clara则聚焦垃圾分类与河流保护,指出环境才是一个城市的立足之本。就这样,两国青年从彼此治理经验中汲取智慧。

黄石矿脉的镐把同马赛旧港的护栏有着相同的锈色,法兰西的玫瑰未尝不能用长江水汽灌浆,当塞纳河左岸的晨光漫过重庆梯坎,第十三日的茶烟已写就“知行世界”的初章。

第二席 清茶蕴育中欧互鉴

6月10日,以“知行世界·中欧互鉴海外利益保护”为核心的第二场活动在我校图书馆举行,馆内既有清茶的淡雅,也蕴荡着咖啡的浓香。

交流初始,国家安全学院张晨旭老师以孟晚舟、皮耶鲁齐事件为镜,犀利剖析国际局势,呼吁国际社会完善反制法律框架,同学们对此积极讨论,交流热闹非凡。

随后,西政学子蒋宇涵同学为欧洲友人进行了茶艺展示。茶香袅袅,热气氤氲,中欧青年自由畅谈、分享感悟,现场掌声笑声不断。大家在品味两者香醇的同时,更深入领略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围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下,各国如何携手共筑有效的协同保护机制?”这一核心议题,中欧青年学子继续展开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小组探讨与交流。在讨论中,大家结合所学专业背景和国际时事热点,就生态安全、网络安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等具体领域展开了深入剖析。现场思维碰撞的火花四溅,掌声与笑声交织,大家在品味香醇茶汤的同时,更深入领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智慧与挑战。而这场跨越洲际的对话,本身正是对“共筑协同保护”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与青年智慧的凝聚。

第三席 红茶氤氲中美交流

6月12日,以“知行世界·商业文明中的价值共振”为主要议题的第三场活动在致理楼举行。

交流中,中国同学张梦希以鸿星尔克捐赠案例引出儒家“仁”的当代实践,引发中美学子共鸣。而美国学生Frank指出,慈善精神无国界,中美都有“仁”文化的体现。

随后,围绕家族企业传承,中国晋商案例与美国沃尔顿家族经验形成对照——Fiona坦言年轻一代渴望独立创业,折射全球共性挑战。当讨论延伸至婚育观,中国同学揭示的中国女性选择困境,与美国学生对产假政策不足及生育“不划算”的经济学分析,共同指向深层次社会命题。

最终,话题过渡到贾斯汀·比伯的音乐与“哈根达斯溢价”的笑谈,让青年们在流行文化中找到情感公约数。当中美Z世代用坦诚互鉴打破文明断层,我们才发现那些被称作隔阂的岩层,也不过是红茶的茶砖——只需半阕旋律的蒸汽,便融化在氤氲的茶香里。

以知践行,以行促知

当重庆的晚霞与欧洲的霞光在云端握手,当晋商的算珠声沉入纳斯达克的数据流,在这三场文化交流会中,一群身负双文明密码的亚欧美三洲Z世代青年,在国际教育学院的组织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围坐一堂,在茶烟的指引下,一条以文化浇筑的跨洋隧道已悄然贯通。

君子和而不同,文化本没有高低之分,偏见阻断沟通桥梁。人类文明的火把从来都是在接力传递中长明不熄,如果历史的傲慢已经成为过去的枷锁,就不要让文化封闭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时代之殇。未来,西南政法大学将更深切地肩负起文明互鉴的时代重责,致力于构筑跨越山海的思想虹桥,激发全球青年以友好对话的方式熔铸人类共识,以全球青年智慧共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