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劳动关系协调师集训基地助力选手斩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

西政网讯  (记者 程依)近日,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重庆市选手谢杰在劳动关系协调师赛项中荣获“优胜奖",为重庆市在该项国家级赛事中赢得了重要荣誉。谢杰同志的培训工作由我校与重庆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共建的市级国赛集训基地承担,这一成绩彰显了西南政法大学的专业育人优势和产教融合建设成效。

精心谋划,四阶段集训锻造"技能工匠"

本次集训工作由该赛事全国裁判员、我校商学院曹大友教授担任总教练,李苑凌等多名劳动关系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师资团队,与重庆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通力合作,自7月22日至9月15日,历时近两个月的不间断集训有序展开。

教练团队针对集训工作科学设计了"强基、增能、模拟、补缺"四个阶段,从基础知识夯实、实操技能提升、实战模拟训练到赛前查缺补漏,形成了完整的培训闭环。通过系统性的专业训练,全方位提升和拓展了选手在劳动关系沟通协调、风险防控、纠纷调处和文书处理等核心领域的专业能力。

截屏2025-10-09 17.01.52.png

依托学科优势,打造特色培训体系

教练团队依托我校劳动关系专业和社会法学科力量,充分运用学校法学、管理学、劳动关系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将深厚的法学底蕴与劳动关系协商实务紧密结合,采用“理论精讲+案例剖析+模拟演练+专家点评”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特别注重法律思维培养和实务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真实工作场景,让选手在劳动争议调解、集体协商、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中熟练运用法律条文和商科知识,提升专业判断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形成了“法商并重、理实融合”的培训特色。这种依托学科优势、突出法学特色的培训模式,为选手在国赛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赛现场展风采,专业实力获认可

在紧张激烈的国赛现场,选手谢杰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秀的综合素养,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优胜奖"荣誉。我校曹大友教授作为全国裁判员代表在赛后进行了技术点评,他表示:“人社部推动劳动关系协调师首次纳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必将对构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赛项解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专业技能竞技

项目内涵

劳动关系协调师项目着重考查选手运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与专业沟通协调技能的综合能力。在劳动关系建立、运行、变更、解除、终止的全生命周期中,选手需要协助用人单位依法合规用工,建立健全沟通协商机制,有效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积极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竞赛模块

大赛设置了五个专业模块:

沟通协商场景:考查协调沟通技巧

用工诊断场景:检验风险识别能力

文书处理场景:测试专业文书水平

纠纷调处场景:评估矛盾化解技能

竞技竞速场景:综合能力快速应用

选手需要基于真实情景案例,深入评估分析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现状和劳动者权益保障需求,将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劳动用工指导、协商协调组织、矛盾纠纷预防与化解等专业技能贯穿于劳动关系协调服务的全过程。

传承创新,续写人才培养新篇章

此次获奖是继我校在重庆市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特别贡献奖”后的又一次重要成果展示,标志着我校在该专业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这一成绩不仅是我校劳动关系专业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有力印证,更为我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西南政法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西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