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在西政调研座谈

西政网讯  (记者 程依 通讯员 范云娜)3月10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会长崔智友一行率队到西南政法大学调研国家安全学科建设、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等工作。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广西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黄光华陪同调研。广西法治日报社总编辑董钦,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广西大学法学院院长许光耀、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蒋慧、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郭剑平、广西鼎峰律师事务所主任肖敏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重庆市法学会、西南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崔智友一行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调研 (荆仁科 摄)

崔智友一行实地调研了国家安全学学科、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参观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传播成果展。

崔智友一行参观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传播成果展 (荆仁科 摄)

在座谈会上,林维校长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会长崔智友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着重介绍了学校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情况。他表示,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由中国法学会依托西南政法大学设立,是整合中国与东盟法学法律资源,聚焦东盟等“一带一路”区域和国家,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传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智库机构,是中国法学会中国—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备案中心、重庆市首批新型智库及重庆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他指出,学校扩大在东盟地区法治研究的影响力,必须做好基础性工作,包括建设法律知识数据库,编纂法律大全以及建立西政文献库等。他强调,广西的小语种优势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东盟法治研究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希望能够在研究生培养、东盟博士班等方面引进广西地区的小语种人才,为培养全方位的法律人才提供战略合作支持。

座谈会现场 (荆仁科 摄)

崔智友会长表示,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东盟的研究已经卓有成效,形成了完善且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他指出,广西作为一个走向东盟的桥头堡,与东盟地区的人文交流密切且频繁,具备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小语种优势,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也拥有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巨大的法学优势。希望双方能够优势互补,成果互通,在东盟的法学研究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将研究成果投入到东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实践当中,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共赢。

会上,双方人员围绕广西地区与西政的合作战略方向、东盟地区的研究架构建设、两地师生的培养交流等方面充分交换了意见,深化了合作细节,共同表达了希望能够深度融合资源,加强人才交流与研究成果共享,在携手奋进中达成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

参会人员

据了解,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拥有广泛的东盟国家法学法律资源,聘请100余名东盟国家咨询委员和客座研究员,建成东盟法律专家库,与柬埔寨司法部、老挝司法部、缅甸法律事务部、印度尼西亚最高法院、东盟法律协会、泰国司法学院、东盟国家的律师事务所及高校等法学法律组织建立了良好合作交流关系,合作共建‘法律咨询中心’,‘订单式’培养东盟高端法治人才,创办《中国-东盟法律评论》,创设‘中国-东盟法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