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不断档”!在渝高校“两头并进”全力推动毕业生就业

image.png

连日来,记者从在渝高校了解到,自9月开学以来,各高校促就业工作“两头并进”,在保障2025届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不断档”的同时,通过组织各类大小型双选会、访企拓岗、用好校友资源等措施,推动2026届毕业生和2025届还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就业。

建群摸排+精准推送

为未就业毕业生“搭桥”

“合川这场招聘会火热进行中,参会企业100余家”“重庆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招聘一批外派辅警岗位,可以发动各学院还未就业的毕业生了解一下”……9月24日下午1点过,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跃军打开微信里置顶的群——“2025届就业信息联络员群”,往群里连发好几条就业信息。

郑跃军介绍,截至目前,5848名2025届毕业生中,还有少部分学生还未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为此,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专门在各毕业班安排一个联络员,建了一个微信群,在这个有137位成员的群里,学生互相分享来自各个渠道的就业信息,让2025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并拥有更多的选择。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今年有4000余名毕业生。该校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香介绍,一方面,学校定期对还未就业学生进行情况摸排;另一方面,收集当前就业市场中与学校开设专业比较匹配的招聘岗位,尤其是国资体系的企业,优先向还未就业的2025届学生推荐。

重庆大学职业就业中心副主任王鹏飞介绍,针对2025届已毕业离校但还未就业学生,学校建立微信群,不间断推送优质岗位信息。同时,学校广泛收集“国聘行动”、基层就业项目、地方公职类招录等信息,挖掘整合校友、合作单位资源,为他们累计推送1000余条就业信息,提供岗位1.2万余个。并从学校层面开展“简历直通车”行动,向中建、中核、航天科工、京东方、中兴、赛力斯、华大集团等用人单位补录,精准推送简历400余份。学校还开发短期科研助理、管理助理、教学助理等260余个岗位,多元化吸纳上一届毕业生就业。

重庆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也建立了校级未就业2025届毕业生QQ群,收集毕业生就业简历。各学院每周至少联系一次还未就业2025届毕业生,针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等服务。自7月以来,通过线上双选会和就业推荐,已促成50余名毕业前尚未就业的学生顺利上岗。

“走出去”+“引进来”

大小招聘会每周不断

来自16个省(直辖市)的196家用人单位现场揽才,为毕业生们提供院校、国央企、律所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5000多个岗位,涵盖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教育、金融、信息传输等核心行业,吸引了全校本、硕、博各层次3000余名学生到场参加……9月23日,西南政法大学率先举行2026届毕业生秋季首场大型双选会。

▲西南政法大学举行2026届毕业生秋季首场大型双选会。学校供图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为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该校专门邀请5位校外职业指导专家现场坐诊,针对毕业生们的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职业选择等,提供一对一指导。此外,现场还设置人工智能服务专区,配备AI简历一体机、AI面试模拟机、生涯规划智能机、AI智绘证件照等设备和服务,通过智能系统助力毕业生高效求职。

▲学校通过智能系统助力毕业生高效求职。学校供图

随着9月秋季开学,一年一度的秋招也正式启动。各大小招聘会在各高校每周推出。

9月21日,重庆科技大学在学校官微发布的本学期第三周招聘活动预告中显示:一周内,学校举行线下双选会有3场、现场宣讲会有27场;西南大学将于9月26日举办2026届秋季“名企优岗川渝行”校园巡回双选会,重庆文理学院将于10月23日举办2026届毕业生秋季大型双选会。此外,重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针对两校将于10月16日、10月28日举行的2026届毕业生秋季大型双选活动也广发“英雄帖”,邀请优质用人单位参加。

重庆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袁理介绍,除了把用人单位“请进来”,该校“走出去”访企拓岗的步伐也一直不停。暑假以来,该校先后组团赴上海、江苏扬州、湖南长沙、浙江台州、广东深圳、四川成都等地,走访政企单位、人社部门以及与学校专业紧密结合的行业企业60余家,深入对接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具体事项,并邀请各单位来校开展招聘活动。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展就业能力培训,邀请用人企业进校现场宣讲。学校供图

西南政法大学学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学期,学校还将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邀请企业进校开展讲座、实训项目等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运作,企业也能发现潜在人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友资源,通过校友牵线,引入优质校友单位,分享就业经验和岗位信息,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专家建议:

先就业再择业,注意“知己、知彼、适配”

针对2025届已毕业离校但还未就业的学生,以及本学期开始找工作的2026届毕业生,如何把握住秋招的机遇,各高校就业专家纷纷给出建议。

王鹏飞提出,2025届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应该适当调整就业预期,考虑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策略,尤其是关注新兴产业;拓展就业岗位信息渠道,充分利用好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就业服务平台;积极提高就业能力,持续学习就业技能。

“积极主动是打开机会之门的钥匙。”重庆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岚则表示,2025届还没就业的毕业生应保持信心,积极行动,抓住又一年秋招季,关注各大院校双选会信息,并根据自身专业和能力优势,找准目标主动求职。

面对已经开启的就业季,王鹏飞建议2026届毕业生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分析自己的兴趣、价值、能力,制定职业目标,精心制作自己的求职简历;主动了解、收集行业信息和岗位信息,积极参加意向宣讲,线上线下投递简历,进行模拟面试练习。

李岚提出,要“知己、知彼、适配”。“知己”就是要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拥有的技能,以此寻找自己求职的目标方向;“知彼”则是用心解读目标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以此与自己的能力进行匹配;适配在求职面试中十分重要。比如一些毕业生可能因在校期间缺乏实习经验而使得简历苍白,但其实校园里的经历如社团活动、课程作业、参与竞赛等,只要稍作转化,就能匹配成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关键是要写清楚‘你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技能、有什么结果’,而不是只写‘参与了什么’。”李岚表示,要将经历写得更具体,并挖掘出与岗位能力相关的有机联系,增加成功找到工作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