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学术对话!让世界听见西政声音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交流访学、学术研讨、国际大赛......近期,西政人在国际上“很忙”。西政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在忙啥吧~

王怀勇副校长一行应邀赴英国参加“中英商法年度研讨会”并进行学术交流

应英国利兹大学、考文垂大学和华威大学邀请,副校长王怀勇教授一行4人于2025年6月8日至6月12日赴英国利兹大学参加“中英商法年度研讨会”并赴考文垂大学和华威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6月8日-9日,“中英商法年度研讨会”在利兹大学举行,王怀勇教授一行与与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环境社会治理与公司法”“跨国破产”“劳动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等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王怀勇教授以“从‘软约束’到‘法定义务’:中国《公司法》下环境社会治理责任的法律边界识别” 为题做英文主题发言,详细剖析了中国在环境社会治理责任法律界定方面的实践与挑战。

经济法学院副院长张波副教授围绕 “数据权利保护”这一主题发言,分享了中国在数据权利保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何江副教授围绕环境合规在中国实践中的难点与应对路径发言,并与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马知罕博士就跨境交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做发言,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

6月11日,王怀勇教授一行赴考文垂大学、华威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考文垂大学法学院的师生就商法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等展开深入研讨;与华威大学法学院Andrew Johnston教授等就“公司法与公司治理的未来趋势展望”作交流,围绕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对公司法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展开研讨。

王怀勇教授一行此次赴英参会和交流不仅深化了中英在商法领域的学术对话,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搭建中英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开辟了新的路径,拓展了学校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国际法学院教师带队赴荷兰海牙参加2025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国际赛

应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邀请,我校国际法学院教师刘畅、黄昀于2025年6月10日至6月19日带队赴荷兰参加2025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国际赛。

在备赛阶段,两位教师针对参赛队员在国内竞赛中暴露的不足,与参赛队员系统梳理了国际法渊源、条约解释及国际组织权利来源等核心知识,并指导他们深入分析赛题涉及的各项国际法规则,确保每一份法律文件的引用精准规范。在荷兰比赛期间,团队展开了对手书状的分析,精准识别其论证强弱点,并制定针对性辩论策略。 每场赛后,两位教师结合法官的提问和参赛队员的表现及时复盘,不断优化赛事的应对方案。我校代表队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严谨的书状架构和灵活的临场应变能力,在全球88支队伍中跻身前40名。

本次参赛是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法学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位带队教师从带队思路、训练规划、训练策略等方面也有了新的思考和动力。与赛队共赴海牙参赛之旅,在某种意义上是国际法学人的朝圣之旅,也是卸下滤镜直面国际法律思维碰撞的探证之路;是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的又一检验,也是作为中国参赛者传递中国涉外法治建设进境、展现中国涉外法治人才培育绵绵后劲的实践舞台。

本次参赛是我校指导教师团队第二次带领赛队站上国际赛的舞台,虽然再次抱憾与胜利失之交臂,但正是这样的挫折,让他们作为指导教师团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艰难与迫切。要让我们的学生未来真正具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仅靠课堂知识传授远远不够——国际模拟法庭的淬炼、跨国企业法务的实战、国际组织的实习历练,都是不可或缺的成长阶梯。而在这一过程中,比专业能力更需精心培育的,是扎根于心的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希望通过未来一次次的拼搏和进取,理想的种子会成长为坚韧的幼苗,最终成长为守护国家法治利益的茂密林墙,在国际舞台的风雨中岿然挺立。

据悉,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始于2004年,由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举办,国际刑事法院提供直接支持。ICCMCC每年有来自近50个国家的约100支队伍报名参赛,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刑法比赛,被认为是世界主要的模拟法庭之一。国际刑事法院成立于2002年,是国际社会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国际刑事法庭,其宗旨是结束对严重国际罪行有罪不罚的局面,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罗马规约》,目前已有123个缔约国。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赛)是国际刑事法院推动的用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举行的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之一,也是六种官方语言赛中参赛队伍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比赛,是国际刑法学界的顶尖模拟法庭赛事,也是国际法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模拟法庭赛事之一。

民商法学院石雷副教授应邀赴丹麦参加国际家庭法学会欧洲地区会议

应丹麦奥尔堡大学国际和比较家庭法北欧研究中心邀请,民商法学院石雷副教授于2025年5月12日—13日赴挪威奥斯陆大学参加国际家庭法学会欧洲地区会议“婚姻外家庭关系的法律识别研讨会”。

石雷副教授在会上做“中国非婚同居关系的终止:司法实践和制度变革”的主题报告,向与会各国专家学者介绍了我国非婚同居纠纷的司法实践现状以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第4条带来的新变化。石雷副教授与各国专家学者就当代青年非婚同居的选择、非婚同居弱势群体保护等社会及法律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并介绍了中国法对于弱势群体的保障不断完善的制度现状以及未来制度可能的变革。

据悉,石雷副教授在本次会议间隙积极联系多位外籍专家,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争取更多外籍专家资源,助力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法学院许浩然博士应邀赴瑞典参加2025年斯德哥尔摩犯罪学研讨会

2025年斯德哥尔摩犯罪学研讨会于6月9日至1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我校法学院许浩然博士应邀参加。会议由瑞典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主办。世界各国高校犯罪学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司法实务界代表汇聚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就惩教政策和实践中的公正与合理性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上,许浩然博士以“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参与:司法实践的定性分析”为题,在“塑造刑法和制裁制度”分论坛上作主题发言,向国际学术界全面介绍中国在社区矫正领域的社会参与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会议期间,许浩然博士与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学院、瑞典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欧洲刑警组织、阿曼苏丹国卡布斯苏丹大学法学院、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的专家学者就社区矫正领域的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开展中欧犯罪学领域的学术合作进行了有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