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西南政法大学与贵阳贵安共筑法治建设新高地

图片1.png

会议现场(荆仁科 摄)

西政网讯 (记者 谭玉娇)4月17日,西南政法大学与贵阳贵安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贵阳市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彭容江,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君,副校长周尚君出席会议并讲话。贵阳市司法局、贵阳市法学会及西南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参会。

当日,校地双方围绕阳明法治文化课题研究、共建“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贵阳)研究院”、贵阳贵安新区专项引才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召开战略合作联席会议。

“校地合作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化学反应。”彭容江书记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通过共建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贵阳)研究院、创新阳明法治文化基层治理模式等方式共筑法治护航新高地;通过推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产学研用闭环等方式共育人才培养新生态;通过开放政府治理场景、多元化资金保障等方式全方位推动校地合作。

张晓君副校长指出,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贵阳)研究院的成立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他表示,学校将加快推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全力支持研究院建设和发展,与贵阳贵安深化合作,共建高水平研究平台。

周尚君副校长对贵阳市在法治文化建设、大数据治理等优势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高度赞赏,并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全力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他指出,此次合作既能为贵阳贵安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也将进一步提升法学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据悉,阳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2023年,贵州省将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纳入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要求深入开展挖掘整理、研究转化和传播推广,擦亮贵州省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文化名片。座谈会上,校地双方就如何深入挖掘阳明法治文化内涵、推动其在当代法治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订了相关课题研究委托协议。

“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贵阳)研究院”将重点开展法律教育培训、咨询服务、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研讨、课题项目研究等六大业务。西南政法大学将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与贵阳市共同探索实体化运作新路径,共同推动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通过编纂《东盟国家基本法律》丛书、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组织企业跨境考察等务实举措,切实提升研究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路“黔”行   扬帆“筑”梦

640 (1).jpg

专项招聘会现场 (荆仁科 摄)

4月17 日,“渝快就—2025届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 重庆市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法律类专场双选活动在西南政法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举行。本次双选会由重庆市教委主办,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承办。双选会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法律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640.jpg

专项招聘会现场 (荆仁科 摄)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君,贵阳市相关领导以及重庆市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相关领导亲临双选会现场巡展。他们深入各招聘展位,与用人单位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单位的招聘需求、岗位特点和发展前景,同时认真倾听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后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在专项招聘座谈会上,贵阳市人社局详细介绍了当地人才引进政策,双方就促进毕业生就业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招聘会现场共接待各类人才803人次,初步达成意向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