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创业路 从西政梦起航的地方再出发

编者按

1953年

歌乐山下,烈士墓旁

接过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炬火

在壮志路2号扎根

新中国法学教育史上

从此有了一个闪耀的坐标

西南政法学院

640.jpg

西南政法学院校门

640 (1).jpg

西南政法学院校门

草棚上课 油灯伴读

泳池开学 竹棚练身

老砖墙刻满奋斗故事

黄桷树见证青春誓言

四十万法律学子从这里启航

铸就中国法学最高学府荣光

640 (2).jpg

20世纪50年代 

学生们在开展社会调查

640 (3).jpg

20世纪60年代 

西南政法学院男子篮球队合影

640 (4).jpg

20世纪70年代 

学生们在图书馆自习

从三栋房到三校区 

变的是校园模样 

不变的是心系天下 

法治路上脚步铿锵 

守护好西政的根与魂

传承好西政的精气神


6月13日

党委书记樊伟

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

率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

重走创业路

感悟西政情

追寻先辈足迹 

研究赓续发展

感受创业之维艰 

传承育人之初心

75年前歌乐山下薪火相传

新时代法治路上乘风破浪

640 (7).jpg

沙坪坝校区东山大楼

640 (9).jpg

沙坪坝校区教学楼

西政网讯 (记者 谭玉娇)仲夏时节,暑气灼人,壮志路上绿意盎然,东山大楼傲然矗立,校园内的一砖一瓦皆承载着西政先辈自强不息、矢志前行建设法治中国的精神和决心。图书馆的木质书桌上,仿佛还能看见一代代西政人伏案研读的身影。

640 (10).jpg

调研组了解图书馆管理情况

640 (11).jpg

调研组走进图书馆

调研队以脚步为尺,细致丈量老校区的每一寸土地,在步履更迭间重温“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此次调研既是寻根铸魂的初心之旅,也吹响了建设“历史与现代交融、传承与创新并重”的老校区提升工程的号角。

640 (21).jpg

调研组考察政法二村

640 (22).jpg

调研组向以胡光老院长为代表的西政先辈们致以崇高敬意

樊伟书记带领调研组一行在东山路、壮志路沿途开展实地调研,重点考察了东山大楼、图书馆、电教楼、教学楼、政法二村等校舍建设历史和使用维护情况。行至第一教学楼前,调研组与西政老院长胡光女儿胡燕琴女士共同缅怀了在西政工作30余年的西南政法学院老院长胡光。正是在胡光老院长等老前辈锲而不舍的奋斗中,西政人在歌乐山荒坡上,白天执笔为剑,夜晚挑灯拓土。他们以校为家,将青春与热血倾注在这片法治沃土,生动诠释了红岩精神在西政的传承与弘扬,铸就了西政人代代相传的精神丰碑,筑起了新中国法治教育的基石。

如何将沙坪坝校区打造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文化地标?

如何以沙坪坝校区的精神底蕴滋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把沙坪坝校区建设成为法治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

在随后的专题会议上

这些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

640 (14).jpg

沙坪坝校区发展工作会

樊伟书记指出,“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高等学府,西政从这里出发,走过了不平凡的奋进路。今天来重走老校区,就是要重新感悟先辈创业的艰辛,沿着他们走过的路继续前进,把西南政法大学办得更好。”他表示,西政老校区是我们的根和魂,要保根留魂,把西政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保护好。他强调,各单位要按照“马上就办”的要求,推动老校区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保护好在中国法治建设史和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学教育基地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优异成绩迎接建校75周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交上合格答卷。

640 (15).jpg

沙坪坝校区毓秀湖

640 (16).jpg

沙坪坝校区獬豸雕像

林维校长指出,“老校区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根脉所在,承载着西政人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文化传承。”他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老校区的历史底蕴,通过打造法治文化博览园、系统展示法学典籍等方式让师生深刻感受西政精神的力量。同时将思政教育、校友活动等阵地向老校区延伸,让西政精神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他要求,各部门要协同推进,既要做好长远规划,又要抓紧落实当前重点工作,让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老校区焕发时代光彩。

640 (17).jpg

沙坪坝校区曦园

640 (18).jpg

沙坪坝校区校园一角

会议专题研究了沙坪坝校区保护与发展工作。国资处、保卫处、基建后勤管理处分别就危房隐患处理、消防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评估等工作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沙坪坝校区未来发展,建筑维修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布局完善、资产优化配置等重点事项进行了深入研讨。

640 (19).jpg

沙坪坝校区岭南厅

640 (20).jpg

沙坪坝校区老年活动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自1953年开始建设使用,占地499亩,房屋建筑物面积约20万㎡。截至目前,校区已投入使用72年,25万西政学子在这里成长,150余名退休老教师在这片奋斗终身的土地上颐养天年,成为了40余万西政人的“精神原乡”。一代代西政人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共进,从这里出发,走过春秋日夜,为新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孕育出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现象”。进入新时代,沙坪坝校区成为了法治文化和校史文化传播基地、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离退休老同志康养基地。校区毗邻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重庆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有丰富的干部党性教育资源,2017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0余期,培训总人数15万余人,参训单位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歌乐山下开启山林 七十五载弦歌不辍

两江之畔赓续学脉 巍巍法府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