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平衡科创与法治?西政这场论坛给出答案

论坛现场

西政网讯(记者 程依 闫馨予 通讯员 许云聪)10月17日上午,“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前沿论坛”在重庆市渝北区西南政法大学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民商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科技法学研究院、高等研究院承办。

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法治”为主题,深入探讨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来自浙商发展研究院、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日报社、《科技与法律(中英文)》编辑部、杭州互联网法院、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抖音集团等知名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到场。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北京大学张平教授,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俊安,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法规处处长奚欢,《科技与法律(中英文)》执行主编宋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韩炜担任主持嘉宾。

林维校长代表西南政法大学热烈欢迎与会专家学者,并向各位领导、教授、企业专家给予的宝贵信任与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与使命,着重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在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领域的探索,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成效,并表达了对本次论坛成果与贡献的期待和祝愿。

张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值此科技发展对法律规则提出挑战的时代,学会致力于在科技法领域做出研究贡献,期待通过论坛畅论前沿、共寻路径、深化协作。

范俊安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正处在重庆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以法治破解技术发展难题的阶段,市知识产权局通过完善政策、强化执法及校地合作筑牢保护基石,期待借本次论坛推动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精准化、提效与协同。

奚欢处长在致辞中指出,重庆在培育未来产业、激活创新生态的同时,需以法治破解重大科技项目风险防范等现实课题,本次论坛正是汇聚智慧破解难题的关键平台,并对通过政企校协同构建完整创新生态链抱有深切期盼。

宋伟主编对SWUP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 Review 期刊的创立表示热烈祝贺,表示此期刊为科技法领域提供了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平台,同时结合行业现状,对科技法治发展提出殷切希望,期待各方借此深化协作、产出优质成果。

八位专家分别作主题报告。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国辉提出科技创新与科技法治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应构建以理念、制度和实践为支撑的适配法治体系;科技日报社副总编辑闫耀民回顾我国40 年来科创氛围形成过程,强调政策的关键作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高山行教授,剖析“创新生态租”对传统专利制度的冲击;北京交通大学张明玉教授结合陶哲轩的成长案例,提出关于情商培养和长期努力的启示;杭州互联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敏明建议以 “人工智能+” 赋能互联网司法,提升审判质效;阿里研究院AI治理研究中心专家彭靖芷指出,全球 AI 发展呈全栈体的系统竞争态势,中国开源模型国际影响力提升;抖音集团法律研究总监刘明强调数据有效流通是 AI 产业发展的关键;西南政法大学陈亮教授指出智能社会的到来催生法治的新需求。

论坛设置知识产权与科技变革、科技革命与AI善治、科技创新与管理挑战三大分论坛,分论坛围绕各自主题,邀请数名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进行分享与交流。

本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与制度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的深度融合,以跨界交流的形式,推动科技与法律的双向赋能,展现出科技创新驱动法治进步、法治保障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未来,西南政法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与智库优势,深化科技法治研究,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协同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和法治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