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与柬埔寨携手共创法律合作新格局

“知识产权商业化”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近日,张晓君副校长一行在柬埔寨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西政力量

“反电信诈骗法律实践”交流会

2025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柬埔寨期间,两国共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下文简称《联合声明》),为了贯彻落实《联合声明》中“加强安全司法合作,加紧商签中柬刑事司法协助条约,重拳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要求,2025年8月3日,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教授一行访问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警察局,就打击电信诈骗等跨国犯罪举行交流研讨。此次交流会柬埔寨内政部副国务秘书李畔那(Ly Sophana)、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副总监兼西哈努克省警察局局长苏洛塔(Sar Ratha)等官员出席。

参会人员合影

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副总监兼西哈努克省警察局局长苏洛塔(Sar Ratha)

苏洛塔局长介绍了西哈努克省警方在跨国犯罪治理方面的主要职能与成效,包括:提供多语言报案渠道并开通社交媒体报警平台,便利外籍人士维权;依托移民局FPCI系统对14万名在柬外国人进行管理,其中在西哈努克市的外国人约有7万人,中国公民占比最高;同时,与中国多个省级公安机关建立合作机制,成功协助遣返多名处于困境的中国公民。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

张晓君副校长表示,新时代中柬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联合声明》明确了两国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为双方在法律实践和法律人才培养领域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他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及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学校愿意通过“丝绸之路英才博士学位班项目”继续为柬埔寨及东盟国家培养更多优秀法律人才。他建议建立双方常态化联系机制,并提出为优秀警官提供网络犯罪治理培训、联合开展跨国犯罪研究,同时建议可共同举办跨国网络诈骗犯罪专题研讨会,并诚邀西哈努克省警察局参加中国—东盟法治论坛,从而进一步深化执法与司法领域的务实交流。

“知识产权商业化”研讨会

为协助柬埔寨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升其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2025年8月2日,柬埔寨商务部与柬埔寨知识产权协会(IPAC)在金边合作举办“知识产权商业化”研讨会。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教授一行受邀出席。

会议现场

柬埔寨商务部国务秘书So Sreymech

此次“知识产权商业化”研讨会由商务部国务秘书So Sreymech阁下主持,得到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柬埔寨知识产权局、柬埔寨国务秘书以及柬埔寨知识产权协会领导及众多成员的支持和参与。

柬埔寨知识产权协会副主席Ny Chandy在致辞中指出,知识产权制度不仅是技术与文化成果的保障机制,更是促进商业交易与经济增长的法治基础。希望通过与中国在立法经验、登记制度、商业转化路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推动柬埔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落地。

商务部顾问、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主任、知识产权局局长 Suon Vichea 

商务部顾问、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主任、知识产权局局长 Suon Vichea 阁下在致辞和总结活动中表示,知识产权司和柬埔寨知识产权协会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参与推广公共知识、推动知识产权作品创新、注册和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更广泛、更全面地利用知识产权开展业务,促进知识产权资产更广泛、更全面地商业化,为所有知识产权所有者提供经济利益。

商务部国务秘书So Sreymech指出,知识产权商业化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变量,柬埔寨将知识产权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2024年全国登记商标超过1.3万件,展现出良好的制度活力。她表示,推动知识产权商业化,有助于构建透明、公平、可预期的市场规则,为吸引高质量外国投资和促进创新创造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代表陈喆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代表陈喆提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不仅要强调保护,更应强调使用和转化。可以中柬合作为基础,在专利审查协作、商标互认、争议解决等领域探索机制融合,并建立评估与交易平台,真正把知识产权变成可估值、可流通、可融资的生产要素,提升国家竞争力。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教授指出,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其实现有赖于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充足的人才支撑。他建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法律人才联合培养、立法协作和制度研究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平台建设,设立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构建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并完善相关争端解决机制,以中柬合作为示范,助力“一带一路”区域法治化建设。

“2025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与区域发展新趋势”学术研讨会

2025年8月2日,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教授带领代表团赴柬埔寨司法部参加“2025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与区域发展新趋势”学术研讨会。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副校长哈菩提、柬埔寨副总理兼司法部部长办公厅副主任滕瓦塔、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高远山、西南政法大学陈喆副教授出席本次研讨会。

参会人员合影

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副校长哈菩提

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副校长哈菩提开场致辞,表示西南政法大学与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共同推出的2+2项目,不仅为柬埔寨培养了多名优秀人才,也体现了两校友好合作及中柬两国的友好交流。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入了解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与区域发展新趋势,为未来两校的持续交流添砖加瓦。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教授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两校聚焦区域法治合作的研讨,体现了西南政法大学心系天下的校训以及两校对东盟区域乃至世界法治合作的重视。今年是西南政法大学建校75周年暨中国-东盟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中柬2+2项目是第一个柬埔寨与西南政法大学开展的2+2学位项目,至今共有50名柬埔寨留学生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学士学位。西南政法大学未来将继续与柬埔寨皇家法律与经济大学在人才培养与法律研究方面加深合作。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陈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企跨境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对高效、透明的争端解决机制需求持续增长。中国通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仲裁机构、完善仲裁规则、推动仲裁国际化,积极回应这一需求。未来中方愿在仲裁规则互认、机构合作、人才共育等方面深化与东盟国家的联动,共建区域法治保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