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楷模力量,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西政网讯  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市委市政府决定深入开展向“时代楷模”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学习活动。这支光荣的团队中汇聚了学校四位优秀校友,他们让全体西政人倍感自豪与振奋,也成为七十多年来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样本。作为全国培养法学人才规模最大的高校,各法学学院、各学生组织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事迹,努力将团队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日常,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过程,培养“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学子,更好地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贡献西政力量。

张力

民商法学院院长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向时代楷模学习的决定。团队中四位西政校友的事迹,我们深以为荣,更感责任在肩:一是融楷模精神于人才培养, 聚焦法商融合与知识经济时代需求,依托民商法、知识产权、医事法等学科资源,及时将楷模之为民情怀、创新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夯实学子专业根基,培育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二是借专业优势促法治宣讲, 协同建强“民法典宣讲团”“知识产权宣讲团”两大平台,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围绕房产归属、遗嘱执行、数字遗产等民生热点,以及商标保护、创新成果转化等知识产权焦点精准普法,切实服务创新驱动与营商环境建设。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化楷模精神为实际行动,为法治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民法典宣讲团进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宣讲教育活动 


知识产权宣讲团成员在社区上演精心准备的情景剧《保护著作权,从你我做起》

张良庆

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

热烈祝贺西政校友以及经济法学院2006级校友王莉作为团队成员获此殊荣。学院师生将积极响应重庆市委、市政府号召,深入学习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以良法善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重庆法治重庆贡献力量。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经济法学院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入推进引领力、助推力、凝聚力、组织力这“党建四力工程”,引导全体党员做“引路人”,育“德法兼修”时代新人;做“科研人”,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做“知心人”,辛勤耕耘为青春护航;做“追梦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蓝光”生态文明宣讲团走进小学开展“法治童心,筑梦未来”宣讲,将生态法治理念深植学生心田


“蓝光”生态文明宣讲团参加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立法研学活动

张亚

法学院党委书记

近日,中宣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莎姐”的故事与“渝检护‘未’”的实践,已成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中法理情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让我们倍感振奋与自豪的是——团队7名骨干中4名西政校友、3名法学院毕业生的身影,这既是对我校“德法兼修,务实思辨”育人理念的生动印证,更是对我们人才培养与法治实践工作的莫大激励。

我们将以“时代楷模”为标杆,把榜样力量转化为育人实践与法治服务的实际行动。一是锚定人才培养核心,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把“守护正义、服务社会”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法律与温情并重,培育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专业能力与社会担当的法治新人。二是升级法治宣讲品牌,继续支持“童心法援宣讲团”等志愿服务队伍,以“渝检护‘未’”团队为榜样,持续创新普法形式,优化“项目菜单”,推动法治宣传从“听得懂”走向“能触动”,从“有温度”迈向“有效度”,用心用情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屏障。三是深化校地协同实践,建立“护‘未’实践基地”,推动师生参与未成年人案件辅助、法治教育调研,将楷模精神转化为“法护童心”的具体行动。


童心法援宣讲团与开州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的干警共同组成普法小组,在金州社区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普法宣讲工作


法学院防校园欺凌宣讲活动走进南华,将抵制校园欺凌与维护国家安全宣讲紧密结合

法学院将持续以“时代楷模”精神为指引,把责任扛在肩上,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多西政智慧和法学院力量。

喻少如

行政法学院院长 

作为全国检察机关首个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集体,渝检护“未”团队的故事,是“以法律监督之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时代楷模篇章,更是一曲中国法治进程中充满检察智慧与司法温度的磅礴交响。行政法学院作为培育法治人才的重要阵地,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学习渝检护“未”团队的先进事迹,将时代楷模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激发榜样力量。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德法兼修、务实思辨的新时代法治人才,引导学生用爱诠释社会温度、从法律条文感悟法治精神,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法律人。另一方面要持续建强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宪法国民教育科普宣讲团、“法律有声”公共法律服务宣讲团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宣讲团等法治宣传队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宪法国民教育科普宣讲团走进磁器口街道开展“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活动


西南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成员通过手语讲授法律词汇

吕亮

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 

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渝检护“未”团队汇聚了四位西南政法大学的优秀校友,让在母校工作的老师倍感骄傲和自豪,更让在西政学习的学子感动和振奋。时代楷模用法治宣讲的“微光”汇成了照亮未成年人前程的“星河”,这让法学教育者更加懂得,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象牙塔的课堂讲授,更是入脑入心的洗礼,是社会大地的实践,是田间地头的传播,是公平正义的守护。学院更要做的是把学习楷模精神转化成为“法学教育”的提档升级,让法学学子更多地参与到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实践中去历练真本领,到志愿服务中去磨练大担当,有组织地开展好法治宣讲传播法治护航的种子,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法兼修的“法治卫士”。


青春倡廉宣讲队开展主题为“坚守八项规定,传承红岩清风”的宣讲活动


青春倡廉宣讲队团队联合县法院、县检察院,开展“红韵彭乡,法治护航”普法实践活动

陈亮

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

获悉市委市政府作出向时代楷模学习的决定,我们深感振奋。尤其令人自豪的是,该先进团队的7名骨干中,有4位是我校毕业生,这既是西政的荣光,更是对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直接肯定与有力鞭策。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将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学习、大力弘扬该团队胸怀大局、追求卓越、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我们将把学习活动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将楷模精神作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鲜活素材,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培养既精通法律与人工智能交叉知识,又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创新型法治人才。二是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师生投身法治中国建设实践,面向社会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法治宣讲,增强全民数字素养与法治观念。


人工智能法学院联合重庆日报拍摄理响青年:数字中国、数字重庆系列视频


人工智能法学院“法润乡村·数育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展示AI法律助手“法法”

重庆市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


总体国家安全观系列特色思政课中学课堂

作为重庆市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成员,我们郑重表态:将以时代楷模为榜样汲取前行力量,把楷模精神融入宣讲实践。一要深学细悟,筑牢理论根基,准确把握“时代楷模”团队的精神实质,将“小我”融入“大我”,厚植“国家安全、青年有责”的使命意识;二要创新形式,提升宣讲实效,发扬楷模团队的创新精神,运用微视频、情景剧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宏大的安全理念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校园语言;三要践行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将“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深度融入宣讲全过程,推动国安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理论宣讲既有温度又接地气。

2025年国家安全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汇报展演活动在校举行

邢慕

行政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学生会干部

“渝检护‘未’”团队荣获“时代楷模”,我们倍感振奋与自豪!该团队七名骨干中,有四名是我校优秀毕业生,这既是西政的光荣,更是对我们全体西政学子的巨大鼓舞。“渝检护‘未’”团队始终秉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政治品格,心系万家、用爱司法的为民情怀,尊德崇法、守护正义的法治精神,矢志不渝、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德法相伴、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范,令我们深受感染。

见贤思齐,校学生会决心以楷模为榜样,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诚品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精进专业学识,练就过硬本领,未来像他们一样,以精湛的专业能力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奉献精神,勇担时代重任,积极学习他们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从身边做起,持续开展好“我为同学做实事活动”,在服务同学、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西政青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