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行·中国心丨③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西政实践

西政网讯 (记者 谭玉娇)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西南政法大学紧扣时代所需,在法治人才培养与法治理论研究中取得卓越成果,形成了宣讲育人的特色和宣讲矩阵体系。为展现西政育人实效,引导青年学生在新时代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西南政法大学开展“青年行·中国心——讲好新时代伟大变革故事”暑期宣讲主题实践暨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之声讲好新时代中国伟大变革故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青年学子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既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

这个暑假,让我们跟随西政学子深入社区、扎根乡村,在青春足迹中触摸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

法学院:躬行践悟助振兴

团队合照.png

“红旅铸魂 青春逐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1_副本.jpg

宣讲现场

7月30日,法学院“红旅铸魂 青春逐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重庆市城口县开展实践活动。在城口县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团队深入了解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蓝图。在红军村黄连种植基地,团队成员们调研黄连种植环境、形态特征及生长周期习性,重点了解“林药共生”生态种植模式技术要点与市场前景,并围绕黄连产业发展中的法律保障需求,为黄连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建言献策。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参与除草劳动,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农情、服务乡村,既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认知,也在助农惠民的具体行动中锤炼了专业素养和实干能力。

国际法学院:法治筑梦绘振兴

团队合照.png

“法宝特工队”实践团

团队在青年之家进行普法宣讲.png

团队在青年之家进行普法宣讲

7月24日至26日,国际法学院“法宝特工队”深入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一行深入黄皮产业园区,走访生产车间,调研果汁、蜜饯等产品的生产流程。在产业园康美先工厂举行的座谈会上,成员们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为企业全面梳理加工、销售环节存在的法律风险。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团队还针对一起近期发生的黄皮饮料工厂合同纠纷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以坚定的法治力量为产业规范化发展保驾护航。

“这是本地特色产品,有特色又助人!”宣讲、调研之余,团队成员们还积极参与当地“小黄皮·大公益”文创义卖活动,主动担任起了“宣传员”,热情介绍黄皮冰柠茶、果韵文化衫等特色产品,讲述无核黄皮的品牌故事。义卖所得善款全部定向用于“云扶·益起来”困境青少年帮扶计划,成员们以公益之举助力青少年实现更多人生可能。

商学院:商科智慧促振兴

团队合照.jpg

“商韵青衿涪蔺行”乡村振兴促进团

1.jpg

团队了解村庄发展情况

7月7日至8日,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商韵青衿涪蔺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赴重庆市涪陵区罗云乡、蔺市街道开展实践活动。在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调研过程中,村党支部书记余欣蔓余书记介绍,村庄旅游仍存在知名度低、交通接驳不畅等问题,希望通过多元宣传提升影响力、拓展客源。

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闻建议,村庄可结合新兴文化潮流与青年消费需求开展项目规划,如利用海拔优势开发低空极限运动、在城区设定点接驳车缓解交通问题。实践中,促进团聚焦电商助农推广、特色产业规划等领域,把商科智慧转化为乡村产业升级的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贡献“西政智慧”。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智治融合拓振兴

团队合照.png

“政”见巫山“治”汇新篇乡村振兴实践团

1.png

实践团调研现场

7月8日至10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见巫山“治”汇新篇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团队成员们与村民们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当地“农业+旅游+文化”产业融合模式以及发展的痛点难点。团队成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搭建电商直播平台、设计特色文旅路线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在柑橘基地,团队成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在政府帮扶与政策支持下,当地构建起一套“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模式,着力打造“千亩智慧果园基地”。村干部杨亨华介绍,“经改良后,柑橘的经济效益日渐向好,村民的日子愈加红火,下庄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外语学院:鲜活变化讲振兴

团队合照.png

“多语筑梦,思想领航”基层实践团

2.png

团队成员开展宣讲

7月10日至12日,外语学院“多语筑梦,思想领航”基层实践团走进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宣讲中,成员们以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作为开篇,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嘱托与老旧小区改造、新重庆基层建设变化结合,将“人民至上”思想化作有温度的民生故事,浸润人心。

“老旧小区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提升了幸福感,更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写照。”团队成员将政策理论化作家常话,把发展成果变成身边事,娓娓道来。面向青少年,宣讲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课本相关知识点切入,将“人民至上”思想融入日常场景。面向老年群体,宣讲人则以国家养老体系建设工作、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工作等案例阐释政策实效,将“行在重庆,心在人民”写进新时代的幸福注脚。

今年暑假,西南政法大学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统领,共组建国家级、市级“三下乡”重点团队近20支,校级分队近百支,累计3000余名学子奔赴十余个省区市,通过专题调研、政策宣讲、社会观察等形式,在“青年行·中国心”实践中生动讲述新时代伟大变革故事。

从田间助农到产业规划,从实地调研到理论宣讲,西政学子深入乡村振兴一线,用脚步丈量乡村,以专业所长切实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在实干中书写青春担当!

青春足迹不停歇,西政人始终在路上!更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动态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