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欢歌中的西政人

祖国.png

歌曲表演《在祖国的怀抱》

西政网讯  (记者 范云娜)8月20日晚,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雪域欢歌》在拉萨西藏大剧院隆重举行。其中,次仁拉姆、罗珍、洛松群佩、索朗次仁在晚会上倾情献唱《在祖国的怀抱》,展现幸福新西藏的美好图景,该歌曲由西南政法大学研94级校友、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陈人杰作词,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作曲。

北斗星_副本.jpg

CCTV4发布原创主题歌《心中的北斗星》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六集政论片《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的原创主题歌《心中的北斗星》作词人也是陈人杰校友。该主题歌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所创作,由音乐人栾凯作曲、藏族歌手降央卓玛演唱,唱出了西藏各族儿女在党的指引下,勠力同心、奋发进取,热烈拥抱幸福生活的赤诚心声。

陈人杰

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

西南政法大学1994级法学硕士

陈人杰,1968年生,浙江天台人。始居杭州,在那曲申扎县援藏七年,2019年调藏工作。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作品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诗刊》2021年度陈子昂诗歌奖年度诗人奖、第四届昌耀诗歌奖、2021年度中国作家集团·全国报刊联盟优秀作家贡献奖、第五届中国长诗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二届《扬子江》诗学奖、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特别奖等奖项。2024年《人民文学》第5期发表900多行的长诗《喜马拉雅》,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经略西藏的现代史诗”,并获得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曾任西藏历史上第一部史诗性音乐组歌《极地放歌中国梦》的文学总监和词作者,并在央视15套及17家援藏省市播出,为西藏移民总局打造的守边歌曲《守望喜马拉雅》,由索朗次仁演唱,问鼎2023年度星光大道总冠军,歌曲《永远的扎西德勒》《故乡之上》《山海》《雪浪花》《碧海林芝》《天上阿里》《女书吟》等成为广受听众喜爱的歌。

自2012年来到申扎后,陈人杰通过逐村访问、挨家调研,走遍了申扎县的62个自然村,了解了牧区的生活生产情况,随着调查的深入,藏北高原乡村幼教领域这一巨大的空白点逐步映入他的眼帘。村与村之间既辽阔又遥远,孩子们即使是到县城、乡镇去上小学或幼儿园也是一条漫漫长路,牧民们无论在烈日下还是在疾风暴雨里,大多是背着幼儿在放牧。那时陈人杰就在心中有个念头,要在牦牛抵达的每个地方,建起盛放牧区孩子童年的瓦房。

陈人杰与当地孩子合影

扶贫先扶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孩子们沐浴知识的阳光,陈人杰等人先后筹集了近1800万元善款及物资,用于申扎县中小学教育设施以及贫病群众的生活改善,在申扎县平均海拔4800米的村上建起了8个幼儿园,辐射周边17个村658个家庭,解决了高原孩子的入园难题。村级幼儿园的建成使牧区孩子的双语教育提前了2至3年。陈人杰也赢得了牧民群众的认可,并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建幼儿园的牦牛”。

此外,陈人杰还在中信集团的支持下先后投入6000万元援藏资金用于牧民安居房标准化建设。

陈人杰

来到西藏后,陈人杰承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冲击,感受辽阔世界对于语言的刺激,他创作的《西藏书》主要记录的就是2012年至2017年援藏期间的观察和感悟,其中写到的内容和情绪包括:初到高原的陌生、惊奇,对当地大美山川、地理、人文的体验,对援藏事业的凝视等等。他不再是西藏这片土地上的旁观者,而是它泥土上的居民。

陈人杰作品《西藏书》

随着时间的推进,陈人杰走遍了西藏大部分的地方,更加全面了解高原的现实生活,也更加深刻体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诗集《山海间》是陈人杰在高原上“走”出来的心灵之书,是大地诗章,是精神版图上的诗歌地理学,是他留在西藏之后的灵魂拷问之诗、精神再造之诗,也是他向着诗歌高原迈进的愿望之书。

陈人杰作品《山海间》

2024年,陈人杰用心用情用力创作的900余行长诗《喜马拉雅》发表于 《人民文学》,全诗以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为背景,自觉地将地理景观与历史时空一起呈现,构建起一幅跨越时空、纵横古今的壮丽画卷,再现了西藏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在新社会、新时代团结奋斗、勇开新局的壮观景象,向国际社会呈现了一个鲜活、和谐、文明、进步的新西藏。对于陈人杰来说,《喜马拉雅》的出炉,是天时地利人和,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使然,是西藏的馈赠,是众水般心灵澄澈的力量汇聚起的浩荡的赞歌。

长诗《喜马拉雅》(节选)

8月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隆重举行。雪域欢歌庆甲子,高原盛景启新程。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上,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共同欢歌,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南政法大学刑侦92级校友、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边巴拉姆做客央视演播室参加直播。

边巴拉姆参加央视直播

边巴拉姆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西南政法大学刑侦92级校友

边巴拉姆,藏族,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从事南亚研究相关工作。

在此次直播当中,边巴拉姆向观众介绍了西藏传统吉祥物品切玛盒的美好寓意。此外,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西藏,情系西藏人民,给西藏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她指出,这一封封的贺信、一封封的来信,还有这一声声的叮嘱对于西藏人民来说都是发奋图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最大的一个动力源泉。

西南政法大学长期以来通过校地合作、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多重路径服务西藏发展建设。近年来,学校先后与西藏日报社、西藏大学、昌都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法学教育、法治建设、人才培养、学术课题研究等领域开展系统性合作,共同构建高水平协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合作共赢。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也为促进西藏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与智力支撑,充分彰显西政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下一步,学校将与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和部门围绕教育、司法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持续为西藏建设贡献西政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与西藏大学签约仪式

陈人杰、边巴拉姆都是西政莘莘学子服务西部建设的缩影与榜样。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投身西部建设已成为西政学子的坚定选择。自2020年到2024年,我校每年到西部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24年为61.63%,整体呈上升趋势。这是西政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力证明,彰显着新时代青年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